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网”聚中外好友!“马峦杯”网球公开赛助推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

时间:2025-08-28 15:53: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7日讯(记者 王奕婷 通讯员 江浩瀚)近日,2025年“马峦杯・一‘网’无前中外网球公开赛”在坪山区马峦街道圆满落幕。这场由马峦街道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精心策划的赛事,不仅让中外网球爱好者体验了跨国搭档竞技的乐趣,更以体育为纽带,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马峦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本次赛事赛程紧凑而精致,四对中外组合通过抽签组队,采用“两两对决、晋级争夺”的赛制展开角逐 —— 胜者向冠军发起冲击,负者则争夺季军席位。本土选手均来自深圳,跨国搭档则分别来自摩洛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选手因网球相聚赛场。经过多轮激烈比拼,最终黄文辉 / 卢致强(临时替代孟加拉国选手)组合凭借默契配合斩获桂冠。相较于名次的争夺,对参赛选手而言,与“跨国搭子”并肩作战、共享网球乐趣的过程,更让他们感到新奇与满足。

以球会友,碰撞友谊火花

“抽签确定搭档后,我们只能利用赛前短暂的热身时间交流战术,这对彼此的配合是不小的考验。”一位本土选手坦言。从前后场分区、发球人选确定,到相持球应对、跑动截击配合,中外选手在实战中不断磨合,原本生涩的配合逐渐变得流畅。赛场上此起彼伏的交流声,成为他们培养默契的“密码”。

事实上,“促进中外居民交流,以体育兴趣联结友谊”正是此次赛事设置中外组合赛制的初衷。本土选手黄文辉在赛后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与外国友人搭档参赛,“这样的比赛特别有意义,既能让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兴趣圈子,也能让国际友人们在深圳感受到更强的归属感,为区域文体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来自摩洛哥的选手Charaf则认为,无论国籍与背景如何,中外“搭子”都能通过赛事分享对网球的热爱,“在这里结识新朋友、收获友谊,比比赛结果更珍贵。”

以赛为介,拉近人与城市距离

赛事带来的交流,不仅限于选手之间,更让国际友人们与坪山、与深圳的联系愈发紧密。据了解,在赛事报名阶段,曾参与马峦街道国际化街区建设活动的国际友人积极发挥“桥梁作用”,通过自身“国际圈子”扩散赛事信息,最终吸引了居住在深圳不同区域的外国选手参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际选手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到坪山区。“坪山的网球场馆软硬件设施都很棒,深圳的城市体育建设水平超出我的预期。”来自巴基斯坦的选手Muhammad由衷赞叹,“未来我一定会邀请更多朋友来深圳、来坪山马峦看看。”赛事期间,马峦街道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全程对接选手的赛事需求,还主动向他们介绍坪山区的自然风光与文化特色,推介针对国际友人的服务项目,并结合选手们的“体育迷”属性,邀请他们关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让国际友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深圳的开放包容,感受到马峦的国际化氛围,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扎根这里。”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情聚力,收获持久认同

赛事现场,除了参赛的“新面孔”,还有不少马峦国际化街区建设的“老朋友”。来自巴基斯坦、就读于哈工大深圳校区的李白,此前就曾参与马峦街道外语角等活动,此次她以国际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赛事服务团队。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她,凭借流利的语言能力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成为国际选手与观众咨询现场事宜的“首选对象”。“我特别喜欢马峦的氛围,也乐意用志愿者的身份为这里的活动出一份力。”李白说。此次她还带动同学苏珊一同加入志愿者队伍,“在马峦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这里的交流氛围特别好。我想带同学一起探索马峦,让她也感受这里的魅力——我们在这里不仅很开心,还能学到很多东西。”

赛事的热度也吸引了100 余名观众到场观赛,其中既有参赛选手的亲友团,也有闻讯而来的网球爱好者。一对前来观赛的学生姐妹表示,她们一直很喜欢网球,“这种中外选手搭档的比赛形式很新颖,既能让大家认识更多外国朋友,也能让国际友人更了解中国的体育发展和开放胸怀,增进中外友好关系。”

随着冠军的诞生,“马峦杯”中外网球公开赛正式落下帷幕,但中外选手之间的友谊并未结束——不少搭档已经约定,未来要继续相约打球。马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中外选手成为球友,还是国际友人助力赛事宣传、志愿者带动更多人参与,这些都是‘交流网络’的延伸与拓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国际友人们与本地居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互动中共同成长,让更多人看到深圳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形象。”

(图文来源:马峦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