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多措并举 黔金丝猴保护成效显著

时间:2025-08-23 02:35:00

8月22日,记者从2025年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科研工作的深入,黔金丝猴数量稳定增长,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发布会现场。

持续开展野外种群数量监测。采用基因检测、“天+空+地+人”等技术方法持续开展黔金丝猴本底资源调查,调查得出黔金丝猴种群数量为850只左右,数量稳定增长。

强化在黔金丝猴栖息地保护监测。利用91套视频监控系统、5套无人机智能监测系统、500余台红外相机等技术手段,同时常态化组织人员开展样线监测,确保栖息地安全。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建设1公顷样地10个、河流断面监测点37个、水质监测点15个、气象监测站10个,及时掌握黔金丝猴栖息地环境因子动态变化。

拓展生存空间。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对保护区核心区200余户原住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开展重点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年争取人工商品林赎买资金5007万元,赎买黔金丝猴主要活动区域人工商品林9920亩;建设生态廊道,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龙门坳、金厂、两叉河等生态廊道10个,拓展黔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生境空间295平方公里。

强化保护基地建设。设立了梵净山黔金丝猴研究中心,并明确研究中心在黔金丝猴人工饲养、繁育、遗传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职能职责。争取项目资金4682万元建设梵净山黔金丝猴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基地集繁育、驯化、科普为一体,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2025年4月,国家林草局印发《旗舰动物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布局方案》,将金丝猴国家保护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设置在梵净山保护区,从国家层面支持黔金丝猴科研平台建设。

组建专业科研队伍。近年来,我局和中科院动物所、云南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并引进动物学、遗传学等专业人才11名,组建了专业监测研究队伍。铜仁市政府成立了黔金丝猴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张亚平院士、魏辅文院士等专家充分肯定了黔金丝猴保护工作,并积极为黔金丝猴保护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强化人工繁育研究。通过持续监测研究,黔金丝猴人工繁育周期从原来的三年一胎缩短为两年一胎,人工繁育种群从1个家庭增加到2个家庭,人工种群增数量加到12只(其中北京动物园4只),人工繁育种群得到进一步壮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阙成岱

一审 吴采丽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