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直通自贸区 | 基层减负“精准发力”,激活营商活力与“区县”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5-05-19 09:51:00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亦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近年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以下简称“红河片区”)持续深化基层减负工作,在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领域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既为基层干部“松绑”,更向市场主体“赋能”,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大引擎,为“区县”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前我们开店办理相关手续时,需要分别到市场监管、住建等多个部门办理不同的许可证,至少要跑4、5次,‘一业一证’改革后,我们只需到综合服务大厅企业窗口提交一次相关材料,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行业综合许可证》。”健之佳药店河口片区区域经理白艳不停的感叹,道出了企业的真实获得感。这项改革不仅让市场主体 “最快速度经营”,更让基层审批人员从 “重复核验”中解放,将精力转向更关键的监管与服务环节。

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红河片区紧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将 “减负”聚焦于行政审批流程的 “精准瘦身”。其中,“一业一证”改革十分引人注目,通过 “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办理、一同踏勘、一证准营、一同监管”的 “六个一”模式,将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多个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真正实现“准入即准营”。

基层减负,不仅是 “减流程”,更是 “提效能”。红河片区创新推出 “增值化”政务服务,将 “审批服务上门办、免费帮办代办”作为核心抓手,组建审批服务专班,主动深入企业问需解难。除了在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业务,工作人员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厂房车间,为云南观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

群众在综合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以前我们办理相关手续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份材料,现在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办妥所有事情,这种服务模式真是太方便了!” 河口某酒店管理公司工作人员方思妹的体验,是 “一件事一次办”模式的生动注脚。据河口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罗明花介绍,以开超市为例,改革后跑动次数从6次压减至1次,审批时间从6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压缩率分别达83%与75%;跨境务工审批从“排长队”变为“线上办”,办理手续时间从原来的0.5个工作日缩短至30分钟内,有效促进外籍人员入境务工便利化。

据了解,自红河片区挂牌以来,综合服务中心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超243.9万件,今年以来日均办件2300余件;通过“一端受理、一窗接件”服务模式,推动“26+1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今年1-4月,共办理一件事3084件。

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 陶奕林 摄


红河片区的实践证明,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增的是活力;松的是束缚,提的是效能。未来,红河片区将持续深化“减负”与“赋能”结合,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畅通无阻,让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更加温暖。


图/文:马阳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