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林业和园林局在荔湾区大沙河湿地公园联合开展广州市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
近年来,广州积极探索城市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为城市“留野”,为野生动植物打造“天然家园”、为城市居民打造“都市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如今,广州的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愈发稳定,越来越多的珍稀动植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大沙河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这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平台。广州市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造大沙河环境教育阵地,在公园内增设生态环境教育宣传栏和湿地保护成果展示栏,组建“绿色使者”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大沙河分队,实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发特色生态自然课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教育体系。

观鸟研学
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报告(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荔湾分局工作人员分享《书写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细数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果;荔湾区“绿色使者”现场提供生态环境讲解服务,带领公众深入了解大沙河湿地公园生态魅力;现场通过开展湿地观鸟研学课程,探索大沙河湿地引鸟植物,观察特色鸟类;设置生物多样性科普打卡点和趣味游戏展位,为市民提供沉侵式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场景。
本次活动向公众充分展示了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生动诠释了“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的主题,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广泛共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 穗环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