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北美观察丨从威胁起诉到名单曝光 特朗普对美联储“双线施压”

时间:2025-08-14 12:45:00

当地时间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提前任命美联储新任主席。就在此前一天,白宫确认,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就美联储总部翻修成本飙升问题,对现任主席鲍威尔提起诉讼。特朗普指控项目预算从19亿美元暴涨至约25亿美元,称其“管理不善”“极度无能”,并暗示可能存在舞弊现象。

这两个连续表态迅速引发外界关注——毕竟在美国历史上,总统与美联储主席的关系虽常有摩擦,但动用法律手段且如此直接连续施压的情况,极为罕见。

△美国知名财经周刊《巴伦周刊》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就美联储装修成本飙升问题起诉鲍威尔。

政治目标明确:无关账目 意在“逼宫”

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非追回联储建设成本,而是借此放大舆论压力,寻找迫使鲍威尔提前下台的理由。

由于鲍威尔任期要到2026年才结束,而美联储主席受任期保护,总统不能因政策分歧将其直接罢免,因此,诉讼威胁、舆论攻势、放大负面印象,就成为“逼宫”策略的一部分。

一旦换人成功,特朗普将有机会任命更符合其经济与货币政策理念的人选,为其低利率、经济刺激和选举周期服务。

△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批评鲍威尔在降息问题上顽固不化。

特朗普诉讼鲍威尔的法律障碍

虽然特朗普理论上可以对鲍威尔提起诉讼,但这在法律层面几乎注定步履维艰,因为前方横亘着三大壁垒。

主权豁免。根据美国法律,联邦政府及其官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享有免于被起诉的保护,除非国会通过立法明确放弃这种豁免。这意味着,如果鲍威尔的决策和行为被认定是其履职范围内的公务行为,法院很可能直接以豁免为由驳回案件。

诉讼资格不足。美国宪法要求原告必须证明自己因被告行为遭受了“具体且可司法救济的损害”。总统作为行政首脑,其在工程预算上的不满多属政策分歧,而非个人财产或法律权益的直接受损。缺乏此类直接、具体的损害,将使诉讼资格难以成立,案件甚至无法进入实体审理阶段。

政治问题原则。美国司法体系长期奉行“三权分立”,对涉及行政部门内部权力分配和政策判断的争议,法院往往会以“政治问题”为由拒绝介入,认为应由国会监督或行政程序内部解决。特朗普与美联储这一独立机构的摩擦,法院很可能认定是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冲突,不适合司法介入。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若要起诉鲍威尔,仍面临不少法律障碍。

新候选名单亮相

特朗普刚说完要起诉鲍威尔,一份新任美联储主席候选名单便于次日浮出水面。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拓展鲍威尔接班人的人选范围,此次选人过程由财长贝森特主导,候选者名单已由最初4人扩大到了11人,其中8位人被列为核心人选,最热门候选人又集中于其中4人。

米歇尔·鲍曼:现任美联储理事,以关注社区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著称。

凯文·哈塞特:2017年至2019年任特朗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供给学派经济学家,政策立场与特朗普高度一致。

凯文·沃什:前美联储理事,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参与政策制定,主张缩减资产负债表与加强政策纪律。

克里斯托弗·沃勒:现任美联储理事,前圣路易斯联储研究主任,学术背景偏鹰派。

詹姆斯·布拉德: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偏鹰派经济学家,以前瞻性利率观点和直言不讳闻名。

菲利普·杰斐逊:现任美联储副主席,学术背景深厚,倾向温和中性派。

洛丽·洛根:达拉斯联储主席,曾任纽约联储市场操作负责人,熟悉货币市场与资产购买操作。

凯文·萨默林:曾任特朗普竞选团队高级经济顾问,长期参与其竞选和政策顾问工作,政治立场亲特朗普。

在这8人中,沃勒被多家媒体视为热门候选人,因为其政策务实且与特朗普团队理念契合。此外,被圈内人士称为“两个凯文”的凯文·哈塞特与凯文·沃什也被多家媒体看好,认为他们是华盛顿经济政策圈的高调人物,政治影响力大,政策倾向与特朗普接近。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拓展接替鲍威尔的人选范围。

名单传递出的信号

无疑,这份名单传递出三个信号。

首先,政治忠诚与政策导向并重。现任联储主席鲍威尔虽为共和党籍,但与特朗普的关系已完全破裂。相较之下,这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要么与特朗普有直接合作经历,要么理念上更易与其财政和贸易政策相配合——哈塞特、萨默林等特朗普亲信与布拉德、沃勒等学术型人物并列,体现了“忠诚+专业”的混合策略。

其次,保留过渡选项。现任联储副主席杰斐逊、理事鲍曼在列,说明特朗普并非全盘否定现任班底,而是可能通过“半换血”的方式实现过渡,这样可以避免激烈的人事更迭。

最后,考虑了市场安抚与未来掌控的平衡。这份名单内,既有市场熟悉的温和派,能让华尔街暂时放心,降低短期恐慌;同时也包含了可能大幅调整政策的鹰派或政治盟友,为未来的长期操作保留了空间。

从威胁起诉到最新候选名单曝光,特朗普在短短两天内完成了对美联储的“双线施压”:一手用法律和舆论削弱鲍威尔的正当性,一手放出潜在人选引导市场预期。这是一次既瞄准货币政策未来走向、又服务于政治权力布局的行动。至于鲍威尔能否挺到2026年,恐怕不仅取决于经济数据,还取决于这场政治攻防的强度与耐力。

(央视记者 武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