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随着暑假即将接近尾声,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仍沉浸在“假期模式”——晚睡晚起、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等。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开学节奏,部分培训机构推出“收心班”,吸引了不少焦虑的家长。然而,这些课程是否真的有效?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收心班”兴起:家长焦虑催生市场
“孩子暑假玩疯了,作业还剩一大半,真担心开学跟不上!”王女士表示,由于工作繁忙,她把8岁的儿子送到了姥姥家,结果孩子作息混乱,作业进度严重滞后。眼看开学在即,她决定报名“收心班”,希望孩子能提前调整状态。
家住北港小学附近的黄女士说,孩子马上要开学,作业很多没做。在闺蜜的推荐下,打算让孩子去托班度过余下的暑假。
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培训机构近期推出“收心班”,课程内容涵盖作业辅导、新课预习、专注力训练等,收费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机构甚至打出“名师指导”“每天打卡”等宣传语,吸引家长报名。
家长质疑:“换汤不换药”的营销噱头?
然而,不少家长发现,所谓的“收心班”与普通暑期补习班并无本质区别。
一位家长透露:“课程内容和之前的兴趣班一样,只是改了个名字,价格便宜了点。”甚至有机构工作人员坦言,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吸引家长续报秋季班。
此外,部分“收心班”仅提供简单的作业检查或练字课程,并未真正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状态。
有家长反映:“孩子去了2天,回来还是老样子,作息依旧混乱。”
专家建议:科学收心,避免依赖“速成班”
教育专家指出,真正的“收心”需要循序渐进,而非依赖短期培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调整作息:提前1—2周让孩子逐步恢复上学时的作息,避免“急刹车”式调整。
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孩子梳理暑假作业,适当预习新课,但不宜施加过大压力。
心理引导:多与孩子沟通,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培养学习兴趣。
家庭氛围营造:家长应以身作则,避免熬夜、过度娱乐,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生活。
教师: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收心班”或许能在短期内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但真正的调整仍需家庭和学校的长期配合。
采访中,一些教师表示,与其依赖外部培训,不如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孩子自然过渡到新学期。
开学在即,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或新华书店,感受读书氛围。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让孩子提前为开学做好准备。不要过度依赖托班及培训机构,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